捱過敲打的所謂“熟鐵”,其實並不是現代教科書意義上的熟鐵。
在地球上,現代國際冶金界沒有生、熟鐵這種說法。
現代鋼鐵工業上,含碳量小於0.02%的,在華夏被稱為熟鐵,國外則稱為純鐵,這是因為這個型別的鐵,質地非常的柔軟;含碳量在0.02%-2.11%的叫做鋼;含碳量在2.11%以上的在華夏被稱作生鐵,在國外則被稱為鑄鐵。
而在華夏古代的時候,以高爐直接從鐵礦石煉出來的被稱作生鐵,以經過炒鐵爐(炒鋼爐)炒煉的為“熟鐵”。
這種“熟鐵”的碳含量,和炒煉時間成反比,炒得久,碳氧化得多,鐵裡面蘊含的碳含量就越低,反之亦然,所以其碳含量能在0.01%-1.5%之間不斷的浮動著,可以說是包含了現代意義上面的所的“純鐵”和“鋼”。
綜上所述,在古代,炒鐵等於炒鋼。
只不過因為古代的工藝很難把握,並且,一直都是依靠著人力來操作,所以,炒出的成品以鐵和中低碳鋼為主,要是走上了狗屎運的話,也許也能夠碰上一兩塊高碳鋼――當然,這個機率和現在彩票的中獎率差不多。
籠統的說,鋼鐵產品中,碳含量越低,就越柔軟,越高則是越脆、越硬。
中低碳鋼柔軟,所以,這樣的鋼鐵用來製作刀劍並不怎麼合適,因為,這樣的鋼鐵製造出來的兵器,並不鋒利,所以,古人也把它視作“熟鐵”。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