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傳球力量過大,傳球軌道失準,而且沒有面臨嚴重施壓衝擊的情況下。
對於巔峰狀態的陸恪來說,這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紕漏;但傷愈復出之後的陸恪,現在戰鬥力到底恢復了幾成,卻沒有人能夠斷言,即使陸恪自己也不行,只有透過比賽實踐才能夠檢驗。這才是陸恪登場之後的第二檔進攻,顯然,他還需要更多調整時間。
但比賽正在進行,卻不會因為陸恪而放慢腳步。
橄欖球如同魚雷般蠻不講理地衝撞了過來,並且偏離了洛根的接球軌道——為什麼是洛根而不是弗農?
客觀來說,弗農的接球位置和推進空間都更加有利,他應該是更好的選擇,但陸恪還是選擇了洛根,側面也就再次說明了,電光火石之間的觀察和判斷,陸恪也還是沒有完全恢復,於是還是條件反射地選擇了自己最為信任也最為熟悉的傳球物件。
現在,全場所有視線都集中在了洛根身上。
因為陸恪的傳球軌道足足偏離了一個身位,反應稍稍遲緩片刻,哪怕是毫秒的錯位,就將徹底錯過接球的時機。從方方面面來看,這都是一次失敗的傳球,結果就是傳球未完成。
但洛根的注意力卻全神貫注,絲毫沒有放棄的跡象。
洛根的身體舒展到了極致,就如同迎風招展的風箏,狂風撲來,整個身體都變得輕盈起來,然後就可以看到他的雙腳完全踮起,毫無顧忌地將自己的身體完全拋了出去,似乎正在對抗地心引力的牽扯,雙腳幾乎就要離開地面,然後雙手無限延伸出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