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不少文官,尤其是東林官員對錦衣衛和東廠是持反對態度的,抨擊廠衛和詔獄是凌駕於三法司之上的皇帝的私刑,主張取消廠衛和詔獄,這就叫作國有律法、君無私刑,不過張原對廠衛的態度沒有東林黨人那麼激進,張原心裡很清楚,在我大天朝司法獨立四百年後都還沒搞定,想要在晚明一蹴而就那是做夢,取消廠衛幾乎是動搖皇權,張原可不想把皇帝也給得罪了,東林的民主和法制的主張沒有錯,但在當時的內外環境和經濟基礎上未免有些不切實際,英國的君主立憲制都還要百年後才能實現,大明這爛攤子還想領導世界潮流顯然不現實,當務之急是要緩解激烈的內外矛盾,不能讓野蠻的滿清取代大明,金錢鼠尾辮實在不好看啊!
當然,把大明滅亡的罪責全推到東林頭上是有悖於史實的,從天啟到崇禎,東林黨人很少有穩定的執政期,其政治理念也僅僅是一種思潮,並未能得到實施,晚明政局其實是一團亂麻,不是抽取其中一縷就能理順的,但完全推倒重來非張原所願,所謂的農民起義乃至改朝換代無非是靠殺戮和洗劫來緩解土地資源危機而已,到王朝中後期又是嚴重的土地兼併,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反覆折騰更苦——
在張原看來,大明的政治制度有很多可取之處,只要找準鍥入點未必沒有改良自新的可能,他要做的是爭取時間,只要能避免薩爾滸的慘敗、熬過這一段艱難時日,不讓大明財政被遼餉拖垮,其餘的天災、流民、邊患就可徐徐圖之,但現在方從哲和三黨當權,內鬥、掣肘、拖後腿,困難重重,他必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很多清高的官員看不起太監和錦衣衛,不屑與之交往,其實像太監、錦衣衛這些等同於皇帝家奴的人對科舉出身的官員總是有點自卑的,你若看不起他們,他們就加倍看不起你甚至恨你入骨,而你若對他們示好,那往往受寵若驚很少有拒絕的,當然,前提是你必須有地位有身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