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啟、張原二人到太僕寺街拜會吳道南,吳道南聽罷二人的陳詞,問:“若發起辯論,你們能辯勝否?勝了,又想達到何種目的?”
徐光啟對張原道:“介子,你向吳閣老說吧。”
張原道:“不是學生狂妄,如南京沈侍郎輩,學生與他辯論沒有輸的道理,這辯論並非是佛教與天主教的辯論,而是學術的辯論,沈侍郎所持之理偏,學生持理全,沈侍郎眼界狹,學生眼界廣,面對天災人禍、國家危亡,是隻會空談佛法或仁義,還是踏踏實實有實切的救國之策,如沈侍郎所言驅逐了泰西教士國家就能太平萬萬年,這真是不值得一駁,學生與徐贊善想透過此次辯論讓士紳民眾多瞭解一些西國學問,要有包容並蓄的氣度,懂得取長補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更何況西學中的確有我大明儒學不及之處,如名學、如曆法、如水利、如軍械,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豈能因為是西國學問而棄之。”
吳道南又看了張原的那道六千言的奏疏,點頭道:“此疏甚好,極有見地,就留在我這裡,我明日帶到內閣,票擬後呈上去,辯論能否舉行要看皇帝聖意如何。”
徐光啟與張原從吳道南寓所出來,又去欽天監拜會監副周子愚,周子愚對利瑪竇很敬佩,原因在於萬曆三十八年十一月京師的那次日食,當時欽天監預測有誤,而萬曆三十八年五月去世的利瑪竇卻在其遺著中提到了這次日食,預測時辰幾無誤差,禮部還曾就此事博求知曆法者,與監官晝夜推演,時任欽天監五官正的周子愚也參加了那次推演預測,最終發現日食預測錯誤並非監官推算的失誤,而是曆法本身有弊病,若依照利瑪竇、熊三拔等人提供的計算日食方法就不會出現這種誤差,利瑪竇在初次入京覲見萬曆皇帝時就上疏提出願意參與修改大明曆法,疏入,留中不發——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