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四卷 會挽雕弓如滿月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藩籬(上)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觀念的改變需要一個過程,我們容許古人犯錯。”沈默望著碧藍無際的大海,語調堅定道:“但是西方已經進入大航海時代一百年,列強已經大肆瓜分世界,我們這一代人不容再犯錯了,我們要做出改變,重新端正對海洋的認識。”說著正色道:“鄭和曾經說過:‘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來於海,危險亦來自於海上。一旦他國之君奪得海洋,華夏危矣。我國艦隊戰無不勝,可用置於擴大通商,制服異域,使其不敢覬覦海洋。’他的話放在現在都無比正確,有極高的指導作用。”

“可惜像鄭和這樣有戰略眼光的人才畢竟很少,朝廷不但自身從東南亞撤退,並嚴厲鎮壓那些大的華商集團,破壞了宋元以來的華商網路。”一身儒袍,兩鬢斑白的鄭若曾,出現在兩人身邊。這位鄭和之後最偉大的海洋戰略家,接著沈默的話頭道:“其實我華夏並不缺乏海洋傳統,早在唐宋時,海商便建立了從波斯到泉州的海上絲綢之路,到了宋元時期,華商網路已經遍佈南洋和西洋。當初鄭和在海上遠征中,更是透過威懾和貿易,使西洋……也就是歐洲人所說的印度洋上的國家,大都成為朝廷的藩屬,控制了通往西亞,東非和印度腹地的商路。”

“當時波斯商人壟斷西洋貿易的時代已經過去,而佛朗機要到一百年後才能來到,也就是說,我大明本有一百年的時間,控制印度洋上的航線,進而使印度洋成為大明的內湖。”提起歷史,鄭若曾總是無限唏噓道:“如果真能這樣的話,大明將在歐洲開闢新航路之前,成為世界性的海上強國,並控制海上絲綢香料之路。歐洲人將沒有機會建立在亞非的霸權,更不可能到我們家門口耀武揚威了。”說到這,他重重嘆口氣道:“但順理成章的一切,都隨著海上遠征的結束化為泡影。大明的海軍被解散,自然無力保護它的藩屬。鄭和遠征結束不足百年,佛朗機人到了,他們逐步蠶食我們的傳統勢力範圍,正德五年,便完成了對印度西南海岸的佔領。次年,馬六甲淪陷,再過四年,忽魯模斯陷落,不久它又吞併了錫蘭。至此,我大明在印度洋的屬國,幾乎全都成為佛朗機的地盤。”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