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塔南的那個30寸的主螢幕上,全屏演示出來的是一個用簡單的綠色線條構成的45度角俯視的三維檢視,形成的是一個建築群的樣子,這正是大家都已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整個園區。隨著塔南按下了一個按鍵,在整個三維的空間裡,出現了一個個錐形,每個錐形都是從建築的一個點射出,在某處透射出一張照片。每個錐形的大小和角度都不同,但一個個錐形疊加起來,卻呈現出了奇異的效果。照片裡的內容疊加重合,透過軟體的分析,將二維的投影轉化成三維的模型,將植物、人物、擺在角落的腳踏車,紙板箱之類的東西都變成了不甚詳細的三維模型,並且表面都還有能夠呈現紋理的貼圖。而在那些照片中的人物,因為軟體的計算不甚詳細,則變得比較抽象了起來,從不同角度看,看到的都是那個側面的照片為主的畫面,像是將幾張照片減剪下來貼在一起。由於照片數量有限,沒有覆蓋到整個園區,而在沒有覆蓋到的地方,則向人呈現著綠色的圖紙式的線條。
塔南興奮地解釋:“這是那次我們整理王襄臨和阿信那幫人聚集在一起的照片時萌發的靈感。因為我們只能記錄一些靜態的東西,一些環境,卻沒辦法把這些內容組織起來。我回來之後就在設想組織這種內容的方式,有空間,有光影,有靜態也有動態,不過。單從靜態畫面或者僅從錄影來看都有些不足。主要是都沒辦法顯示那種空間感。而我們在空間中的活動,肯定是很有意義地。想來想去,就想出了這種組織方法,不過,現在做的這個概念演示版,只有簡單的功能,只能呈現一個瞬間的實景空間。連續空間分析的功能我還剛開始製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