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看來這個唐楓倒是不旺朝廷對他的一番信任了。不過以他之能可守得住寧遠城嗎?朕記得他不過是一個進士出身的縣令啊。”天啟說道。
這個問題當然得要由孫承宗來作答了,他畢竟是前遼東經略,與金人作戰的經驗也最是豐富。他說道:“這寧遠城地勢險要,城中守軍也上下一心,若是指揮得法,那金軍是很難對它造成威脅的。不過若真的兵力對比太過懸殊的話,只怕即便是臣去了也未必能守住它。”後面的話是為了埋一個伏筆,如果最終唐楓他們沒有守住寧遠也不至於獲太大的罪。然後孫承宗在看了看皇帝的表情後繼續道:“這次金軍來犯依著唐楓信中所言是在五六萬人間,以寧遠城中的兩萬人馬足可守住了。不過如今守城將士們卻有一樁難事,這才是唐楓他不得不遣人送信來京城的原因所在了。”
天啟雖然沉迷於木工之術,但是終究是一國之君,邊關大事總是要關心一下的,便問道:“不知是什麼事情,只要他真能守住寧遠,使金人無法侵我國土,朕自然會替他做主!”
“是這樣的,那高第因為畏懼金人所以在聽聞敵人來攻之後便下令將遼東的所有人馬都收縮到了山海關一線,只想著以十多萬大軍來抵抗金軍,這樣一來就將我大明遼東的大片國土都送到了金軍手中。而唐楓正是看不慣他如此棄國棄家的行徑,才公然不遵號令,以寧遠為阻敵南下之關隘。但是這樣一來卻讓高第心生怨恨,認為唐楓是在削他的顏面,所以曾下過嚴令,若唐楓不肯遵令退軍,便不發一兵相援,不派一粒糧過去。皇上請想,如今寧遠城的守軍不單要以兩萬人馬抗拒數倍於己的敵人,而且還斷了後援與糧草,若是這樣的話他們必不能退敵了。這行為已經不是意氣之爭了,而是在誤國誤軍啊!”說到最後,孫承宗已經是痛心疾首了,因為他想到自己用盡心思所佈下的防線被高第一句話給徹底毀去了,心裡對高第此人也真是痛恨不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