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民、氏姓制度】
日本民族蓬勃發展,甚至有餘力發動對外侵略,建立任那殖民地的時期,朝鮮半島三國鼎立,中國也正處於南北朝亂世,因此就有大量的中國人和朝鮮人湧入日本,既有被擄去的戰俘,也有主動逃去的移民。日本史料中多次提到漢人(中國人)、新羅人、高麗人(高句麗人)和韓人(任那人)、百濟人,等等,他們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使倭國的奴隸制社會進一步完善化。
就在這種背景下,四世紀前後出現了部民制度和氏姓制度。所謂部民,是指皇室和貴族的私有民集團,身份介乎於農奴和奴隸之間。他們或者集體在皇室和貴族的田莊中勞作,或者定期前往皇室和貴族的家庭中、工房中從事生產和服務工作。部民最初的來源是奴隸、戰俘、移民和罪犯,後來相當多本土公社自由民也加入其中。
在部民制度的基礎上,逐漸建立起氏姓制度。中國古代以姓代表血緣,以氏代表身份,日本的氏姓制度則恰好相反。氏原本是指由血緣為中心組成的氏族公社,兩級分化後,其首領即被稱為氏上,對內主持對氏神的祭祀,裁決氏族內部紛爭,對外則代表氏族與其它氏族或朝廷接觸。姓原本是對氏上的尊稱,後來逐漸成為大和王朝賞賜給氏上以區別其尊卑高下的一種稱號。比如天皇的後裔往往賜姓臣、君,很多傳統氏上賜姓連,中國或朝鮮移民的氏上賜姓主、史,其它的還有別、公、直、造、村主、稻置等等。最尊貴的姓是臣和連,其中在朝廷中身居高官者稱大臣和大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