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七折 率土之濱 段五七 腳趾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覺華島在寧遠以東的海上,離陸地二十里。早在唐朝時就已開發,因一個寺廟的主持而得名。明朝該島是遼東諸鎮重要的囤糧基地,平時囤糧約十萬石;此時因朝廷號稱大軍兩百萬進攻遼東,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覺華島以其海上位置,囤積了更多的糧食,早在永曆四年夏秋之季,官商船便運來了大量糧草。

時島內囤積糧食數十萬石,草料無數。有八千官兵駐守,另有商民萬餘人。其守備是個年輕的武官,名高樂山。

高樂山山東人氏,出生之日母親便難產而死,他僥倖活了下來,由家父一手帶大。本來從文,只因家境貧寒,各種條件有限,只考了個童生資格;後來朝廷急需大量武官,開設武備堂,高樂山見家父勞作辛苦,不願繼續讀書,便去府上考了個武秀才。

考武秀才實在容易,只要身家清白,識字,臨時找兩本兵法書看看,基本都讓透過,比科舉秀才那是簡單多了。高樂山長得人高馬大,又識字,考官一看,直接就給通過了。高樂山又參見省裡的武舉秋闈,可惜他家窮得馬都沒有,哪裡會什麼弓馬騎射,遂不第。

永曆元年起三四年中,大明各地新增軍隊百餘萬,將校奇缺,高樂山聽說朝廷發放軍餉十分痛快,便欲謀個生計,遂到武備堂分司登記造冊,等待補缺,以武秀才的身份做了個低階武官。

近年來,文武官將升遷特別快,上邊很多將領都升走了,高樂山打了幾次莫名其妙的戰役,自覺沒啥功勞,卻步步高昇,終於升到了守備級別,調到覺華島擔任守備。(他還沒搞懂為啥升得如此快,其實是因武備堂一派的人被認為是張問嫡系,不升他們升誰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