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卷 前進,中國! 第673章 蘇臺德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面對愈演愈烈的歐洲局勢,在華盛頓,羅斯福卻很關切。

他生怕這類會談只會拖延必不可免地要爆發的戰爭的時日。於是,在一次內閣會議上,他哀嘆英國首相竟“不惜一切代價祈求和平”,並尖酸刻薄地對哈羅德·伊克斯說,很明顯,英法兩國是要使捷克人陷入困境,然後再“洗掉他們之背叛者手上的血跡”。

週末尚未結束前,英內閣內部也出現了反對張伯倫的情緒,但他堅持己見。美國駐英大使約瑟夫·肯尼迪給首相送去一份具有預兆性的報告——這份報告系著名的飛行家查爾士·林德堡根據不久前他視察德國空軍所獲材料寫成的,說明德國空軍力量雄厚。與肯尼迪一樣,張伯倫也感觸尤深。同時,由於備戰極差,英國便只好繼續採取綏靖政策。

9月18日,張伯倫對達拉第率領前來英國討論這一問題的代表團說:“必須將部分領土割讓給德國。但是,我們很難將捷克斯洛伐克攔腰砍開,除非捷克政府自己承認有必要進行邊境調整。”

達拉第同意,只要向捷克人施加些小的“友好的壓力”,他們便可將“蘇臺德地區的某些部分”割讓出去。與此同時,應向捷克人說明,對割讓後餘留的地區會有某種國際保證,德國必須參與這種保證。張伯倫先是猶豫不決,會談中間休息結束後,便同意了。法國人回家後仍心驚肉跳,但張伯倫卻自鳴得意。“前途雖尤多焦慮”,他在給妹妹的信中寫道,“但最使我焦慮不安的事情已不復存在了,因為我覺得沒什麼可斥責自己的。相反,時至今日,事態是沿我所需要的途徑發展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