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卷 前進,中國! 第549章 希特勒的上臺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經濟危機和政治怨恨,幾乎把德國變成了戰場。

“柏林處於內戰狀態……仇恨剎時從天而降,時時處處均在爆發:在街頭巷尾,在大小飯店,在電影院,在舞廳,在游泳池;在午夜,在早餐後,在中午。有刀對刀的,有刺環或啤酒瓶對棍棒的,也有椅子腿對鑲鉛棍棒的;子彈射穿了廣告牌,從廁所的鐵房頂上彈了回來……”

這是當時德國最好的記錄。

仇恨像瘟疫一樣在全國擴散。經濟危機的受害者把矛頭對準了比他們幸運的人。被迫關門大吉的小店主們詛咒大百貨商店;數以百萬計的失業者對仍有工作者和“老闆們”仇視;數以萬計的大學畢業生髮現前途被堵,把絕望情緒發洩在各類用人單位上。經濟危機幾乎打擊了每個階層。農民之稅收負擔,如牛負重,而農產評價格又低。他們鄙視城裡人;而數量龐大的失業“白領”,又嫉妒農民——他們有莊稼可收。在許多大城市裡,失業工人成群結隊地在郊區風餐露宿。在街頭巷尾,乞丐比比皆是;至大選時,登記在冊的失業者全國已達600萬——還有數百萬人只有臨時工作,或不願去登記失業。

在眾多因經濟崩潰而受打擊的人看來,出路在阿道夫·希特勒身上。由於希特勒從未向魏瑪政權妥協,且開誠佈公地反對凡爾賽條約和赤色威脅,儘管謠言四起,說希特勒與工業資本家來往甚密,他們也滿不在乎。他的口號非常簡單:“為了自由和麵包。”在全國的一起混亂中,他有如中流砥柱,堅持為德國找到一條最佳出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