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直落了一整夜,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小了起來,然後慢慢的停了下來。雪花一停,這天便立馬晴了起來,不過這掛在天上的日頭卻是始終不會給人帶來一絲暖意的。雪停風又停,拔都等人在外看了看,便決定立即啟程前往三姓。此地離三姓還有六十多里路,緊趕慢趕一天也是走不到地的,所以必須還要在中途停留一夜,而下一個可供住宿的地方就是屯兒溝了。
屯兒溝是一個不大的村寨,住著些赫哲人和達斡爾人,此地是北面的人往三姓的必經之地,算是南北交通要地。打順治年間清朝在三姓這個地方設立副都統衙門後,這屯兒溝便成了一處重鎮,以小小村寨之地而單駐一佐領,以為三姓屏障也。但經數十年發展,屯兒溝也由從前單一的赫哲部落居住地成了一處南來北往的中轉地,因來往的商隊多了,所以赫哲人也自發的建了些旅店酒肆什麼的,慢慢地也就形成了些商賈之風。滿清建國之後,這關外除極北之地有羅剎人作亂,大體還是太平盛世,所以現在的屯兒溝更多的是一處商旅中轉站而不似先前軍事重鎮了。
而商隊要抵達的目的地三姓,也並不是一座城池,而是由三個不同姓的赫哲人部落所組成的聚居點,就好像草原上蒙古人居住的部落一樣,以部為居,又合部為屯。這三個不同的姓分別是指克宜克勒、努雅勒、祜什哈哩三個赫哲人姓,後清朝為方便管理這些不同姓的赫哲人,就將他們統稱依蘭哈喇。滿語中依蘭為三,哈喇為姓,故人稱三姓。趙強翻看過地圖,知道這三姓大概就位於後世黑龍江省境內,其處於牡丹江與松花江合流處,與那黑龍江和松花江的交匯地三道屯一樣,在地理上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不過與三道屯不同,清廷對三姓的重視程度還是相當高的,僅憑其在三姓設了副都統衙門就可知清廷對這個地方的重視。從屬上,三姓副都統衙門是屬於吉林將於管轄的,倒不屬黑龍江將軍衙門管。這個時代清朝對關外各省的劃界與後世相差甚遠,所以趙強倒不會想當然的就把後世的中國地圖省界劃分概念生硬的搬過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