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興不是學者,可他有一個強大的學者團隊。
在現代,李嵐姍組織起來的學霸至少可以武裝成一個連,他們研究的方向不僅僅是歷史,甚至還包括了人文,習俗,政治必然性,還有氣候。
平均溫度低一度,北方草原就會南移一百里。
高一度,就會向北多一百里的農田。
在公元九世紀前後,就是歷史上大唐衰落之前的幾十年至一百年,是一個輕微的小冰河期,氣候嚴重的影響到了糧食的收成等。
而在七世紀,八世紀之時,卻是一個溫溼的年代。
氣溫相比冰河期,平均溫度高了絕有四至五度。比現代的溫度也大約高了一度半至兩度。
那個時候的夏州城,水草豐美,有連綿的田園,無數的河川。
“玉米,明年以夏州為中心,至少種三百萬畝。有沒有問題?”李元興開口問道。
長孫順德不敢回答,劉弘基也不敢。因為夏州現在的可用田地才僅僅二百七十萬畝,加上週邊的縣,就算往延州那邊,靈州那邊放一些,三百萬畝也是極難的事情。
李元興這時又說道:“不得毀林,不得毀山,不得破壞水域。”
這難度更大了。
“下臣願一試,下臣以為,在可借冬天水勢緩之時整修水力。僅此一項可增加良田五十萬畝,再加上開荒,引水,以及那些常年被水淹的河灘地,我夏州咬緊牙關,也可在明年有四百二十萬畝田,其中挑出可種玉米的三百萬畝田,雖有難度,卻可一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