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卷 辛亥風雨 第九十八章 先聲(二)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馮小戥從人群中走出來,身上鑲著閃爍的日光,是如此的年輕。一直隱藏的少年老成突然初露鋒芒,站在這群老朽之間如此的與眾不同。他的話語之間,更是綽綽逼人。

湯化龍和蔡輔卿等人非常有默契的傳遞眼色,個個都閉緊了嘴巴。

宋教仁早知道漢口革命黨人激進,正面碰上,還是忍不住要驚訝。“誰不想打倒帝國主義?可這事情只能暗地裡策劃,有誰像你們漢口革命黨人這樣大張旗鼓叫囂,唯恐天下人不知的。政治沒有永遠的敵人,帝國主義列強也有同情革命的派系。”

人民日報發表了許多民族主義宣言式的文章,引起洋人強烈的反感和恐慌。列強政府正對海外同盟會的機構施加壓力,中部同盟會總部在上海同樣受到洋人的壓力。同盟會雖然也痛恨帝國主義,但也相信帝國主義也有同情革命的存在。所以他們希望著,希望能與列強和平相處。

孫中山先生等同盟會黨人皆對洋人抱有幻想,武昌起義之後孫中山先生遲遲沒有歸國,便是為尋求西方列強的支援,他曾回憶自己當時的想法。“乃以此時吾當盡力於革命事業者,不在疆場之上,所得效力為更大也。故決意先從外交方面致力,俟此問題解決而後回國。按當時各國情形:美國政府對於中國則取門戶開放、機會均等、領土保全,而對於革命則尚無成見,而美國輿論則大表同情於我。法國則政府、民間之對於革命皆有好意。英國則民間多表同情,而政府之對中國政策,則惟日本之馬首是瞻。德、俄兩國當時之趨勢,則多傾向於清政府;而吾黨之與彼政府民間皆向少交際,故其政策無法轉移。惟日本則與中國最親切,而其民間志士不獨表同情於我,且尚有捨身出力以助革命者。惟其政府之方針實在不可測,按之往事,彼曾一次逐予出境,一次拒我之登陸,則其對於中國之革命事業可知;但以庚子條約之後,彼一國不能在中國單獨自由行動。要而言之,列強之與中國最有關係者有六焉:美、法二國,則當表同情革命者也;德、俄二國,則當反對革命者也;日本則民間表同情;而其政府反對者也;英國則民間同情,而其政府未定者也。是故吾之外交關鍵,可以舉足輕重為我成敗存亡所繫者,厥為英國;倘英國右我,則日本不能為患矣。予於是乃啟程赴紐約,覓船渡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