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是呂梁山的支脈,前接懸甕山,西接方山,山上有茂盛的森林,青山披黛,綠樹成蔭,山間有汾水和幾條支流化成的大大小小山泉,泉水清澈,泉聲叮咚,小魚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看到人影也不害怕,靜止時彷彿浮在空中,倏的一動,便消失在嶙峋的怪石之後,只留下淺淺的波紋表示它們曾經來過。
有山有水,有樹有草,即使是在盛夏,龍山也清涼宜人,是一個避暑的好去處。而到了冬天,有山擋住了北來的寒風,這裡比晉陽城又要溫暖幾分,傍山而居,伐柴取暖也非常容易。
劉修選了一個背山面水的地方建立龍山學堂,具體的地址是由盧夫人等一些道士選定的,是不是吉利,劉修不知道,劉修只知道住在這裡的確舒服,從喧鬧的俗務中脫身至此,享受一下難得的幽靜,爬爬山,打打獵,坐在石頭上發發呆,頗有出塵之感。
劉修非常喜歡這裡,流連忘返,他乾脆把剛剛建成的學堂前院當成了自己暫時的行營,讓王允把幷州有名的名士、豪強請到這裡來開會,商討幷州的發展事宜。
王允兩個月前就發出了通知,他特地說明,這是刺史大人對大家的尊重,是要與諸位士大夫共治幷州的友好表示,希望大家不要漠然處之,主動踴躍的獻計獻策,為幷州的安定團結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除了幾個或真或假的清高隱士,大部分幷州名流都趕到了,他們已經搶在劉修之前看過了龍山學堂,從對龍山學堂考究的建築和用心的選址上,他們看到了劉修對發展幷州的誠意,對文化的尊重。他們都知道,劉修現在很缺錢,在這種情況下,他依然沒有降低建造學堂的標準,這讓那些經生儒士們非常高興。雖然對劉修要士子們文武兼修,還要把道術引入學堂頗有微詞,但總的來說,他們對劉修的態度還是認可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