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只是對遼陽鎮將原本笨拙憨厚的中式炮車改的更加簡易,加長炮架,放置螺桿,可以調教炮位,加裝望山,規尺稍感興趣,不過也並不能理解其中的重要意義。
“這是四磅炮。”因為在鑄炮後期有耶蘇會的傳教士大量參與其中,將作司也決定將火炮以泰西的方式歸類。當然,現在海軍還不曾成型,中左所的造船廠現在造的全部是雙桅單層橫帆的帆船,還有笨拙的福船,真正的兩層和三層的蓋倫船還不是遼陽能建造的,這種西式戰船每艘船可以裝三四十門到九十門大炮,是當之無愧的軍國重器,沒有長時間的積累,哪怕有現成的圖紙也不一定能打造出來,倒是鑄炮,先前趙士楨已經積累不少經驗,大明也不缺乏能鑄炮的匠人技師,加上耶蘇會的配合,改良炮架,確定分類,定裝藥,如此種種做下來,遼陽的火炮已經遠非別的軍鎮可比,但惟功並不算太滿意。
光是對付蒙古和日本人的話,這炮足夠了。事實上李如松在壬辰倭亂時使用的就是純粹的本土火器,大將軍炮和二將軍炮,加上種種小炮,就是這種武備一樣叫倭人十分難受。對付蒙古人的輕騎,移動力高的小炮才是最重要的。
而想著將來對付橫行海上的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現有的鑄炮水平怎麼能夠滿足呢?
目前來說,只以鑄四磅炮和六磅炮為主,有少量的九磅炮,十二磅炮以上的火炮尚且還沒有鑄造經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