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呯,呯,呯……”,靶場上響起了槍聲,間隔很平均,一直響了五下才沉寂下來。
曾澈舉起望遠鏡,仔細看著遠處的靶子,這五槍射得都很準,全部都集中在靶心九、十環上。
黃曆同樣透過望遠鏡觀察著射擊的成績,他放下槍,用改刀調整了一下瞄準鏡,又裝填上了五發子彈,再次舉槍射擊。
六百米的距離,散佈半徑為八釐米;四百米,半徑為三釐米;二百米以內,半徑為一釐米。這樣的成績令曾澈感到十分驚訝,因為特務們的射擊訓練多是以手槍為主,成績也是以手槍射擊為準,對於黃曆所設計的這種狙擊步槍他感到很新奇,同時也有很大的觸動。
在很多情況下,並不是技術條件影響著人們的行事方式,而是思維的固化和慣性在制約。比如說狙擊,在曾澈等特工眼中便是近距離用手槍射擊,而長槍那是戰場上大頭兵衝鋒陷陣用的。但黃曆的試槍,讓曾澈的腦中閃現了靈光。
試想一下,四五百米的距離,那是什麼概念?那意味著如果射殺得手,有更充裕的時間脫出。當暗殺者從容離開時,被狙殺者的警衛可能還在尋找兇手的位置,別說體貌特徵了,甚至連背影都看不到。想想藍衣社刺殺張敬堯、楊杏佛等人,雖屬成功,但脫離現場都是緊張萬分,更有被當場抓獲,洩露機密的。
曾澈臉上不露聲色,但心裡已經將這種遠距離的精準狙擊進行了分析權衡,理論上,一般的保鏢只能將警戒範圍保持在幾十米之內,但如果採取這種狙擊方式,只要目標出現,被狙殺的可能性就極高。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