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代相替,在眼下的廣東,賦稅編戶還在沿用都圖制,縣下是都,都下有圖,圖下有甲。而裡甲的設定也沿襲明代,每一百一十戶為裡,十戶為里長戶,百戶為甲首戶,十年一輪,協助朝廷“完糧”。圖和裡基本是一回事,但前者主要對應官府的賦稅編戶,後者對應的是行政區劃。這也只是制度設計,實際上一里並非嚴格有一百一十戶,在里長戶和甲首戶外,還有畸零管帶這樣的雜戶。甚至某些縣裡,一都就是一圖,也就是僅僅一里。
說到“編戶齊民”,百萬字也未必能說清,單說這裡甲之責,里長承催錢糧不說,甲首具體要幹什麼呢?
甲首得承擔縣裡的各項差役。差役有軟當有硬當,軟的是錢,甲下諸戶都要交,是用來供養衙役書吏和各類差人的。而硬的則是零碎的差事,甲首得跟著書辦胥吏催糧,充當民壯修路造橋,對官員迎來送往,還要配合綠營衙役緝捕盜匪等等,這部分差事也可以花錢代役。
還有一件要命的事,那就是甲下諸戶誰欠了皇糧,雖然從制度上說是找里長催要,可官府的慣常作法是找關聯的鄉紳催要,而里長戶大都由鄉紳控制,所以最終負擔落在了甲首戶身上。總而言之,輪上了甲首,富戶能被折騰成窮光蛋,窮光蛋就只能背家而逃,當然,那似乎是在明朝。
“不是說康熙寬仁,小民幸福嗎?怎麼當一回甲首,也還是要破家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