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二月下旬的時候,陰雨綿綿,無休無止,天空從未見過晴朗,也好在京師的道路經過了一番修葺才不至於泥濘,街上的行人多是穿著厚重的蓑衣,冒著細雨各忙生業。
或許對尋常路人來說,今個兒只是個很尋常的日子,黃曆裡只是寫著宜出行、適嫁娶,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太對勁。
不過在朝廷,卻又是另一番景象。
宣府那邊已經送來了訊息,說是韃靼人的國使已經經由大同一路南下,也就是在這幾日便可直抵京師。
這就是天子守國門的好處,一方面可以增強邊關的防務,京師的禁衛與百里之外的邊軍既可以合二為一,形成一致的防禦體系,同時也能以最短時間與漠北各族斡旋。
文皇帝這麼做,既有自己的私心,遷都北京或許有自己的小算盤;可是不得不說,確實彌補了宋朝的弊端。
其實大明與大宋兩朝奉行的都是強幹弱枝的策略,只是宋朝的百萬禁軍號稱天下最精銳的武裝都聚集在汴梁,對邊關鞭長莫及。而大明朝的主幹卻與山海關、大同等邊防重鎮融為了一體,因此後世之人談及北宋滅亡,便忍不住對這種國策口誅筆伐,可是到了明朝,同樣的國策,卻並沒有受到多少抨擊。
歷朝歷代最大的心腹大患依舊是北方,縱然是北方的異族如何虛弱,這個無休止的威脅依然沒有改變。
韃靼國使的到來倒是引起了朝廷的不少爭議,有人認為韃靼與瓦刺都是虎狼,總結了屢次與韃靼人打交道的經驗,得出朝廷根本就沒有與韃靼人示好的必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