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初的西風大草原,綠色依然是主基調,偶爾夾雜些斑駁的枯黃,在以格爾穆沙河為界限的草原南部地區尤其如此。
大草原的極北端是包括寒冰海岸在內的一條白皚皚的冰原帶。緊挨著冰原地區的是苦寒幽暗、陰森朦朧的蠻荒野林。這一帶罕至,除了冰雪寒國,無人在此長期生活。
草原中北部是貧瘠乾旱、植被稀疏的里爾高原,包括天神山脈在內的群山巨脈高高隆起,深溝險壑雜於其間,陡坡峽谷疊層環繞。
在草原的中南部和南部,則是水草肥美之地,也是大量的草原種族聚居之所。
雖然每一個地區都會有適合人畜生存繁衍的水草茂盛的牧場、綠洲,但這樣美好的場所並不是連貫成片的,而是像拼圖一般,被沙漠、戈壁、雪山、冰河、沼澤等肢解成小片小塊,星星點點地散落在大草原上。
自然條件只給生存在那些地方的人們一種選擇——如果要繼續生存,就必須經常移動,因為靠一塊草地是無法長久生活下去的。
於是,草原各族始終在一條生存之路上摸索著,拼鬥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便是他們生存鬥爭的寫照。
為了生存,他們必須學會適應各種環境,無須把某個地方作為家鄉,因為草原就是他們的家鄉,甚至整個陸地,都可以被當作生存的競技場。
在整個草原上,格爾穆沙河以北的南部地區,稱得上是水草最肥美,氣候最溫暖的天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