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同時知道威爾特和戈明克是柳敬亭的,還有瑞典文學院的五位院士,也就是現在的諾獎評委會,因為在諾貝爾文學獎的申請材料中,作者要登記真名和身份驗證。
“維爾特、戈明克,這算什麼奇怪的筆名?”一位女院士的提問打破了一時的沉默。
“中國沒有這種筆名,但是據我所知,這位柳敬亭先生曾以四個筆名同時在一本雜誌上寫小說連載,轟動一時。”作為諾獎評委會唯一的漢學家,牛開朗教授面帶微笑地說道。
“很不安分的一個大男孩啊。”
“也是很天才的一個少年作家。”
“先不討論柳敬亭是什麼樣的人,大家先說說怎麼選?”委員會主席隆德夫問道。
“我先說我自己的觀點,”牛開朗點點桌子接道:“不論是《等待戈多》還是《吉檀迦利》都已經具備了諾貝爾文學獎的要求,這兩部作品也是我近年來看到的最傑出的作品,我認為可以進入決選。”
“現在外界輿論可能還不知道這兩部作品同屬柳敬亭,不過兩部作品的呼聲卻旗鼓相當,看來那位柳敬亭先生是有備而來嘛。”另外一位院士接道。
“對諾貝爾文學獎來說,呼聲何嘗準確過。”那位女院士不知是自嘲還是另有他意。
“而且,家略薩今年遞交的新作品《天堂殺》同樣非常優秀,進步和提升非常清晰,因此,我仍然堅持家略薩。”
“現在的問題在於,如果不選柳敬亭,外界可能會有聲音質疑我們的公正性,會認為我們故意刁難柳敬亭,畢竟他喊出的那個賭約還在世界讀者群中流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