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後》是東野圭吾的成名作,曾以絕對優勢一舉摘得日本推理小說界最重要的新人獎——江戶川亂步獎。
這部小說除了精巧細密的結構設計、出色的謎題安排之外,另有多處值得探索的地方,比如對人性幽微與黑暗的挖掘,比如初現端倪的結局逆轉特色,比如對青春校園歡笑和憂愁的細膩呈現,以至於最終揭露出故事的深層核心:“當美麗、純粹、真實的事物被破壞,重視的回憶和夢想被摧毀時,恨意便開始萌發,恣意蔓延開來。”
柳敬亭最初讀這本書時,對故事裡一位叫高原陽子的酷酷女同學印象深刻,那個外冷內熱,掩飾不住一腔真愛的女生,幾乎是東野圭吾小說中最陽光角色之一,由此可見作者在人物塑造上也具備了一定的功力。
當然,這本書爭議最大,創意最獨特,最為讀者和評論者議論不休的是“殺人動機”的設定。
這部小說一共有兩條線,主線是一個傳統的密室殺人案,支線是故事敘述者和他妻子的故事,兩條線齊頭並進,彼此搖手呼應,當主線故事真相大白的時候,那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殺人動機絕對出乎所有人的預料,而支線故事結束即全書故事結尾時,又是一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轉折。
總之,這是一部“具備了推理名作所有條件”的作品。
……
德田次郎的採訪播出之後,網上掀起一股聲勢極大的討伐浪潮,大家幾乎一邊倒地對德田次郎這個鬼子作家進行攻擊,就連那些平時專職黑古庸生的水軍都罕見地保持了沉默,沒有人會傻到跟德田站到一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