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家鄉去從軍,古往今來,都沒有什麼稀奇的,唐朝不知道有多少的邊塞詩人,寫出來了流傳千古的詩句,表現出來的,就是軍人遠離家鄉、遠離愛人的悲傷,可他們迫於體制的壓力,是不敢隨意亂說的,只能是默默的承受。
朝廷官員和軍隊裡面的將軍,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沒有誰會關心的。
明朝初的時候,情況稍微好一些,主要是屯軍的出現,他們亦軍亦民,大量軍戶的誕生,不少的軍士家屬,和軍士同在一個地方。
可到了明朝中葉以後,軍屯制度遭遇破壞,土地大量兼併,官田的負擔過重,軍戶不堪重負,他們比不上農民,甚至比不上佃戶,窮苦潦倒,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軍戶開始大規模的逃亡,衛所名存實亡。
到了萬曆年間,幾次大規模的征戰,僱傭軍人開始出現,這些軍人是專職的,他們依靠軍餉生活,其中也有屯軍。
崇禎元年以來,朝廷愈來愈困難,拿不出來銀子,不能夠支付軍餉,不少的軍士,領不到軍餉,生活失去了依靠,譁變的情況,不斷出現,逃亡的軍士,不計其數,有些軍士,甚至直接加入了流寇的隊伍裡面,依靠著劫掠過日子。
好男不當兵,軍戶已經成為貧窮的代名詞。
如此的情況下,在保定府去招募軍士,難度還是有些大的。
好在孫承宗和鹿善繼跟在一起,加之江寧營的名氣。已經在北直隸傳開了,情況稍微好一些。但也不樂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