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光緒二十九年秋,山東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第一是兵事,“盤踞”魯南的威勝軍右翼被擴編為北洋陸軍第五鎮,統制官龍謙就任山東提督,留在山東(主要在濟、青、萊三州)的北洋部隊撤出山東。第五鎮各部開赴各地旋即大規模招兵並展開了對省內巡防營的嚴厲整頓。
兵事涉及的人總是少數,包括魯山等人的“叛逃”,對於一般的民眾而言無關自身。影響只在軍界。倒是新提督對各地巡防營的整頓因涉及面廣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第二就是經濟領域了,已經名震山東的華源實業集團總部即將遷至濟南,沂州各界對此大為不滿,引起了風波。沂州商會是在光緒二十八年成立的,由商會出面,向沂州知府衙門及華源實業總部提出了請願,強烈要求將華源留在沂州。而濟南方面,傳言機器局要被華源吃掉,也帶來了不穩的因素。
第三是政界的變動,反而是小事了。因為主要變化在魯南兩州:沂州知府唐紹儀高升奉天巡撫,兗州知府吳永轉任沂州,山東鹽運使張蓮芬兼任兗州知府。
除卻涉及切身利益的少數人,山東省內的一般人,即便是關心時局的中下級官員和士紳,也不會注意到上述三條。其影響反而比不上第五鎮在全省範圍內的招兵。
縱觀天朝歷史,軍人在社會上的地位一向很低,除卻少數時期,比如晚唐及五代算是例外。大部分時候軍人都處於社會的底層。就官員而言,重文輕武已是慣例,就是在後人極為推崇的宋代,趙匡胤不殺士大夫成為美談,優容士大夫的宋朝,從來沒有對武人客氣過,該砍頭的絕不手軟。到了明代,重文抑武的情況更為嚴重了,一個二品武將見了六品文官甚至都要叩頭。清代制度多沿襲明代,一般情況下,軍人待遇極低,軍餉本來就少,還是打折發放,即便如此,拖餉欠餉成為了常態。好男不當兵的民諺流傳甚廣也就不難理解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