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就好像之前麥克拿出來那份報紙上面比喻的那樣,失去控制的國民修憲大會,往往很容易走向革命,這一特性在無數個國家的政治變革中都體現過,這種趨同性不會因為發生在美國就有什麼改變。
各州跟聯邦政府之間的矛盾,就跟法西蘭大革命的貴族和君王之間矛盾如出一轍,貴族們在各種利益爭鬥的驅使下,逼迫路易十六國王召開帶有國民委員的三級大會,可這種人民大會一召開,之前原定的解決政府預算赤字問題就變成無關緊要的事情,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這個國王領銜的君主立憲制度上,質疑政府的合法性。
最終導致一系列變革的發生,這不是偶然的。
就好像上世紀初那個刺殺斐迪南大公的事件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盧溝橋事變揭開日本侵華戰爭的惡行,這些事件表面看起來是偶發或者部分人計劃的,但其實在各種事態的驅動下,遲早會發生。
目前美國的態勢也是這樣,布隆伯格不過是正好出現在這個點,就算不是他,這個點也遲早就在別的人別的時間,差不多該出現。
這就是歷史向前發展的規律性。
當然,不過有多規律,也不管現在的事態究竟在朝著什麼樣的方向發展,齊天林還是強行上臺,把布隆伯格帶走了。
這半拉子老頭兒也不反抗,還給阻擋的其他與會者解釋自己跟齊天林的關係:“我建議大家都需要一個冷靜的思考階段……明天會場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