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指揮使按制只有三品,但歷朝歷代以來,不少錦衣衛的頭頭都是幾朝幾代用下來的,勞苦功高再加上皇帝樂意提高他們的品級,漸漸的錦衣衛指揮使就不再是廠衛系統中的最高級別,就好比如今掌錦衣衛事的葉廣,便是掛著從二品都指揮同知銜,而按照慣例,這個同知變成都指揮使,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然而,慣例是慣例,他畢竟還不是都指揮使,之前朝中大佬們議定讓徐勳掌錦衣衛事的時候,饒是他飽經滄桑早已經不是熱衷仕途的年輕人,仍不免生出了一絲怨尤之心來。尤其是徐勳辭了此事之後,他那一腔不平就越發深重了。
他在錦衣衛幾十年,從一介總旗到如今總領錦衣衛的都指揮同知,每一步都是走得紮紮實實,縱有一二冤案,也並不是他的本意。就好比曾經弘治十二年程敏政的所謂科舉弊案,那些大佬們何嘗沒有暗示或是打招呼?如今為了制約徐勳,這些老大人們便義無反顧把他這一把年紀的拋了出來,打算挑著他和一個年輕人去鬥,何其過河拆橋,何其卑鄙無恥!
因為心下的鬱氣,再加上如今白天暑氣重,錦衣衛又積了幾樁需要和刑部會辦的不大不小的案子,他勉力一一料理完,那天晚上回到家後就發起了高燒,一連告假了好幾天只在家裡養病,北鎮撫司的事情就全都交給了李逸風去辦。偷得浮生半日閒,素來忙得腳不沾地的他少有地享受到了含飴弄孫的樂趣,一時倒也逍遙。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