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的行動輕捷靈活,聚散自如,百里為期,千里而赴,出入無間,故而又被稱為離合之兵。
從戰國時代,在中原得到利用開始,騎兵的優勢主要就體現在機動力上,而非陷陣破敵的衝擊力。到了漢朝,由於對匈奴戰爭中,騎兵的大規模應用,騎兵的作用逐漸開始延伸開來。
到了漢末,專用來衝陣的重灌騎兵已經出現。不過,大體上來說,騎兵的主要作用,還是機動作戰,進行攻堅的,依然以步兵為主。
而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就是典型的輕騎兵。
騎手身上只有一件皮甲,馬身上則只有鞍轡,正面衝突,在開始或可佔得上風,一旦失去速度,陷入纏戰,那就比步兵還不如。
這也是胡軫的信心來源所在。
白馬義從的衝陣也很兇猛,但卻無法打亂指揮系統——那東西現在根本不存在,胡軫的命令,只能下達給身邊為數不多的親衛。
而西涼軍的陣勢雖然亂了,但士氣卻極高,而且失去指揮之後,已經陷入各自為戰的境地。白馬義從衝進去了,有一定機率擊潰西涼軍,但更大的可能性是,他們就此陷入亂戰。
趁著這個機會,胡軫就可以收攏一部分亂兵,只要聚集起兩三千人,應該就能扛得住陶謙和河內軍的夾擊了。
想取勝可能很難,傷亡肯定也很大,但只要殺了王羽,擊退公孫瓚、陶謙,胡軫就已經心滿意足了。這種情勢下,他還能期望些什麼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