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戰艦舯部靠後的位置,原本緊湊的配置著後艦橋、觀測塔和十多座高炮,艦上的各種工具艇——包括3艘駁船、4艘哨艇、1艘大舢板、2艘小帆板和2艘小舢板,現在只剩滿眼狼藉了。
“快點,夥計們,就差一小半了!”
二三十名德國水兵,上身大都只穿著背心、套著救生衣,正利用焊槍、切割機等工具在倒塌的後桅杆旁邊忙碌著。這根圓直的杆子原本有好幾十米高、上百噸重,不久前被英國炮彈懶腰炸斷,一下子把副艦橋砸凹了不說,末端還壓在了三號炮塔上——它雖然沒有能力砸穿130毫米厚的炮塔頂部裝甲,卻生生堵死了炮塔轉向的空間,使得它只能在左右大約10度的範圍內小心的旋轉。現在,水兵們冒著炮火在這裡奮戰,為的就是將這根已經無用的杆子最末端的一段切斷,好最大限度的恢復三號炮塔的戰鬥能力。
切斷倒塌的桅杆聽起來很單純,可是這不同於風帆戰艦時代的木製桅杆。如今德國大型戰艦上所使用的,都是堅固耐用的鋼質桅杆,可惜單腳結構終究留有隱患,在戰鬥中它們整體倒塌的機率要比英國艦艇的三角桅杆高出一截。另一方面,激烈的海戰仍在進行,而“俾斯麥”號又處於英國艦隊炮火覆蓋的中心地帶,一枚落在近處海面上的14或15英寸炮彈,激起的海浪就能把甲板上的水兵捲入海中,沒有任何規律的彈片更是“殺人如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