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間隙,炮手們終於可以坐下來好好放鬆一下緊張的情緒與緊繃的肌肉,持續以人工為高射速的火炮供彈確實是一件費力氣的事情,何況身邊還瀰漫著濃濃的黑煙。所幸的是,在戴上防毒面具之後,人們不會因為這些從特製發煙罐和燃燒裝置裡冒出來的煙霧而受到傷害,而在第一批發煙裝置原料即將耗盡的時候,艦上的濃煙也逐漸減弱了。
在不知情的對手看來,這艘戰艦的火勢已經得到了控制,因此,加強進攻是必要而迫切的。
這樣的策略,基本上是由德國海軍的傳奇人物、現任主力艦隊司令馮·芬肯施泰因上將一手製定的,因為在古板的德國將領們看來,這樣的作戰方式是不可思議的——人造煙霧,從來都只在艦隊真正需要撤退的時候才會派上用場。
這樣的想法,張海諾也不是一早就有的,英國海軍對聖納澤爾的冒險襲擊激發了他的靈感。儘管那一晚上,俾斯麥號並沒有受到實質性的損傷,作為艦隊司令官和統領海上前線的人物,張海諾最初彷彿猛地吃了一記耳光。他自認為對英國海軍有十足的瞭解,卻輕視了英國人的決心和創造力,痛定思痛,他決定就此給英國人換以顏色,這才有了後面“一環扣一環、環環相扣”的招數:
為了不讓英國人探知俾斯麥號的真實情況,他不惜封鎖整個聖納澤爾港,就連海軍官兵和當地駐軍也不能輕易出入,再以人造煙霧阻絕英軍偵察機的航拍,以大量的帆布遮蔽整個諾曼底船塢,同時驅使從本土調來的德國船工加班加點搶修俾斯麥號在海峽衝刺行動中被魚雷擊中的舷側。另一方面,德軍工程部隊按照萊茵演習計劃的原本步驟,在高度機密的情況下於佈雷斯特和聖納澤爾利用各種船隻分段建造“超級模型”,並利用持續幾天下雨的時機進行組裝,真正的德國艦艇則趁著黑夜悄悄流出港口,然後一直在英國偵察機極少光顧的比斯開灣南部隱蔽待機。等到英國護航船隊離開直布羅陀的訊息傳來,張海諾從他完全修復的旗艦“俾斯麥”號下達了第一步的攻擊命令……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