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七卷 淬鍊,大浪滔天我獨航 第33章 狂潮來襲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蘇格蘭風笛悠揚的曲調總是伴隨著荒涼的山嶺、裸露的岩石和清冽的寒風出現,而這也正是蘇格蘭高地的典型景觀。這地勢起伏、崎嶇難行的高地看似荒涼,可它恰恰是最令現代化軍隊發憷的地形,機械化部隊施展不開,俯衝式轟炸威力大減,後勤補給困難重重,橫掃歐陸的閃擊戰在這裡完全發不上力!

特殊地形的獨特優勢,使蘇格蘭高地成為不列顛北部的天然壁壘和盎格魯-撒克遜人抵禦日耳曼人入侵的最後據點——德軍的持續轟炸和海上封鎖嚇跑了喬治六世和丘吉爾內閣,卻沒能摧垮英國軍民的抵抗決心。在1941年初期,缺乏兵員物資的抵抗政府軍連續打退了德軍所發起的兩次進攻。在缺乏制空權和制海權的情況下作戰,這些勇士所付出的代價是可想而知的!

隨著蘇聯全面進攻的發起,德國人的精力被吸引到了東面,駐守不列顛的德軍部隊規模銳減,而溫莎公爵領導的救國政府雖然得到了相當一部分英國人的支援,他的救國政府軍卻極度缺乏戰鬥意志。在蘇格蘭北部,救國政府軍的巡邏部隊經常在人數不多的襲擊者面前放棄抵抗甚至就地倒戈。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觀察,統領不列顛佔領軍的馮·倫德施泰特元帥確信這種局面短時間內難有改觀,遂重新將蘇格蘭北部的警戒巡邏重新交還給德軍部隊。此消彼長,一些地區由於德軍兵力的削弱而變成了“暴動區”,在英國流亡政府的號召與支援下,近5、6兩個月份,英倫三島就爆發了14次大小規模的起義,起義者不但擊殺了當地投靠救國政府的警察和官員,還與前來圍剿的軍隊展開戰鬥。只是由於缺乏外界的直接支援,這些起義無一例外地招致了失敗,一些幸運的起義者還能夠逃往蘇格蘭高地,大部分人則死在了德軍甚至是救國政府軍的槍口之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