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巒疊嶂的本寧山脈,就像是矗立在英格蘭和蘇格蘭邊界上的高大屏風,這裡石灰岩裸露,熔岩地形遍佈,只有少數隘口通有公路,易守難攻。1941年初,從英格蘭北撤的一部分英軍遁入山脈,意圖憑藉地形據守,但尾隨而來的德軍部隊並沒有在此投入重兵,他們的裝甲洪流分別從這條山脈南北兩側的特倫特河谷地和南泰恩河谷地滾滾而過,勢不可擋地進入了蘇格蘭南部的低地區域——儘管英國人的小股散兵和游擊隊不斷進入襲擊德軍在谷地區域的後勤運輸線,但在制空權與制海權相繼旁落之後,英軍再也無力阻止德軍主力部隊湧向愛丁堡和格拉斯哥!
1941年2月17日,愛丁堡。
為了掩護最後一批從海上撤離的人員,由6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外加1個獨立坦克連(在本書設定中,英軍後期由於坦克數量匱乏,將所剩坦克編整成為若干獨立坦克連用於戰略要地的防禦作戰)組成的英軍後衛部隊,在南郊與德軍第12裝甲師和第36摩托化步兵師的先頭部隊展開激戰。
作為法國戰役結束後新組建的10個裝甲師之一,德軍第12裝甲師是一支以38(t)為主力的裝甲作戰部隊。除一百餘輛原產自捷克的輕型坦克,該師還配備有30輛指揮型IV號坦克和大約70輛I號和II號坦克,總體戰鬥實力不遜於早期組建的那些德國裝甲師。不過在愛丁堡郊區,他們遇到了英軍極為頑強的抵抗,戰鬥中共有20餘輛坦克被英國炮兵使用的美製37毫米炮反坦克炮擊毀。最讓德國人印象深刻的,則是改裝了6磅步兵炮的“馬蒂爾達II”,57毫米口徑的火炮在使用穿甲彈的時候,能夠在800米的距離上擊穿這支德軍裝甲部隊所裝備的任何一輛坦克。雖然透過精巧的戰術配合最終贏得了愛丁堡之戰的勝利,但德軍指揮官們還是非常嚴謹地將自己部隊在戰場上遭遇的困境報告給了上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