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總統府新設的參謀室裡,林恩目不轉睛地端詳著作戰地圖。蘇軍自越過奧德河進入德國以來,以強大的中路兵團向柏林推進,德軍除在邊境防線稍作抵抗之外,沿途皆不敢正面相對,唯一遲滯蘇軍進攻步伐的因素恐怕就是德國人對道路、橋樑的主動破壞了;在南北兩翼,由裝甲尖兵領頭的蘇軍機械化部隊很快克服了德國軍隊造成的困擾,先後奪取了德國東北部和東南部的多處戰略要地,逐漸對柏林形成包抄之勢。綜合戰場內外的情報分析,三路蘇軍總兵力超過七十萬,不計其數的後續部隊正源源不斷透過奧德河上的浮橋進入德境,而在捷克西部邊境和奧地利西北部,蘇軍機械化大兵團雖然難以翻越山脈、穿過森林發動進攻,但他們屯集重兵、修築工事,讓德國軍隊對這片原本利於開展游擊戰的地域望而卻步,一旦形勢需要,蘇軍山地部隊亦能夠用較快速度突入德國南部。
從局面上看,蘇軍此次“正義行動”從一開始就展現出不可阻擋之勢,這無疑會讓德國軍民以及西方國家感到沮喪,而在林恩的兵法庫裡,哀兵出戰是一招非常險的棋,險到稍有不慎就可能招致滿盤皆輸的結局,可是從長遠的眼光來看,如若德國遲遲不能擺脫蘇聯的直接威脅,勢必對國家復興路線造成扭曲性的影響。與其忐忑不安地度過未來數十年,不如用一次可歌可泣的戰爭來改變一切。正是擁有這樣魄力與決心,林恩鎮定自若地繼續留守柏林,指揮首都衛戍部隊有序轉移作戰物資,保護重要科研人員和裝置遷往西部,並護送各國外交人員撤離首都——以免他們看到並將蘇聯軍隊趾高氣昂進入柏林的情景傳播出去,進一步動搖西方陣營本來就不夠堅定的信心。與此同時,數萬受到徵募的勞力仍在柏林外圍挖設陣地工事,衛戍部隊亦將早先秘密開始準備的假目標部署到這些陣地上,使得頻頻光顧的蘇軍偵察機拍攝到德國坦克、重炮以及大量軍隊準備死守柏林的假象。事實上,德國的戰時委員會已草擬好了一份宣佈柏林為不設防城市的外交稿件,隨時可以透過無線電發出,因而出入柏林的各條道路並未埋設一枚真正的地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