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烏克蘭平原本該是一片碩果累累的豐收景象,戰爭的傾軋讓這裡再度淪為焦土,經過盟軍進佔和蘇軍反擊,許多戰後剛剛開始重建的城鎮又一次淪為了瓦礫堆,像基輔這樣的大城市也沒能倖免。作為烏克蘭的經濟集中地和重工業生產區,這裡雖沒有爆發激烈的地面戰鬥,可實力雄厚的盟軍戰略轟炸機部隊輕而易舉地將這裡劃入作戰範圍,成百上千的重型轟炸機以半個月一次的頻率對城區及周邊設施進行夜間轟炸,無線電導航技術的發展使得蘇軍祭出的常規偽裝、誘導措施鮮有成效。雨點般的高爆炸彈和燃燒彈使得城區面目全非,居民大批逃離家園,留下來的人也是惶惶不可中日。即便如此,為了鼓舞軍民士氣,也為了證明統治力的堅挺,烏克蘭的政府機構仍駐守基輔,蘇軍烏克蘭方面軍的常設指揮機構和後勤部門也置於此地。要對抗盟軍的大規模轟炸,亦是站在軍事政治的立場上,蘇軍防空部隊決心保衛這座城市、驅走西方侵略者,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裝備投入,並且建立起一個完備、牢固的防空體系。當烏克蘭當地居民在這秋高氣爽的天氣裡盡情播撒汗水時,一支令他們多數人料想不到的“援軍”出現了。
“看啊,德國佬!”
當路旁眼尖的大叔認出行軍隊伍的身份時,口氣彷彿回到了1941年——烏克蘭人並不算是蘇維埃政權的死忠,從蘇俄到蘇聯,烏克蘭在當權者眼中最大的作用就是提供糧食,政治的需要使得他們災害時期也限定了苛刻的上繳數量,饑荒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一而再的發生。既然敵視莫斯科的當權者及為他們效力的僕從,烏克蘭人對德軍的到來不僅沒有強烈的敵意,甚至是懷揣希望的,只是這種希望很快變成了失望乃至絕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