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國家,快速戰列艦又被稱為“超級戰列巡洋艦”。
一般情況下,只有速度達到或者超過二十七節,並且能夠防禦自身主炮發射的穿甲彈的主力艦才被稱為快速戰列艦。按照這一標準來看,快速戰列艦與戰列巡洋艦的最大區別就是防護能力。
實際上,防護能力一直就是戰列巡洋艦的致命缺陷。
相對於傳統戰列艦,快速戰列艦在火力與防護方面的進步並不大,主要的優勢就是速度。這也成為了快速戰列艦在戰場上克敵制勝的主要“法寶”。
相對而言,“大東海戰”還不足以證明快速戰列艦的真正價值。
按照帝國海軍的標準,日本海軍的四艘“金剛”級只算得上是改進後的戰列巡洋艦,其防護能力根本達不到戰列艦的標準。
也就是說,“大東海戰”只證明了快速戰列艦對戰列巡洋艦的優勢。
在整場海戰中,特別是在“果敢”號退出戰鬥之後,三艘快速戰列艦憑藉著不輸於對手的速度,始終掌握著主動權,並且數次迫使敵艦隊採取“棄車保帥”的戰術,最終擊沉了敵三艘主力艦,而三艘“皇帝”級戰列艦自身的損失則微乎其微。
雖然戰列巡洋艦並沒有在“大東海戰”後完全退出歷史舞臺,但正是“大東海戰”讓各個海軍強國都認識到,隨著快速戰列艦的出現。戰列巡洋艦已經沒有存在地價值了。可以說,此時快速戰列艦扮演的是戰列巡洋艦“終結者”的角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