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以前缺乏戰馬,與契丹、党項人作戰時極為被動,為了扭轉被動的局面,大宋對武器的研製極為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冷兵器時代,大宋的遠端打擊武器達到了巔峰。
宋初,武器研製由三司胄案主管。到了熙寧六年(1073年)神宗廢甲冑案,置軍器監,元豐改制後軍器監正式置監、少監、丞、主簿等專官管理。
所屬東西作坊,與各州都作院掌造兵器、旗幟、戎帳、什物、依規定程式,按兵校工匠製作精粗利鈍以為賞罰。
也就是說大宋的武器研製,已經進入了一個比較系統規範的階段。
楊逸出徵前,拿了燧發槍、前裝火炮兩份圖紙給軍器監。他之前弄出來的手雷,已證明有著巨大的威力,這次他拿來這兩份新的圖紙,軍器監監正朱時增不敢怠慢,組織了一大批能工巧匠進行研製。
楊逸對此也極為重視,雖然還處於休假期間,還是特意跑了一趟軍器監,看看進展如何。
朱時增親自陪他來到研製槍炮的作坊,這裡防守森嚴,就算是院裡的一般工匠,也不能亂進。
直到進了槍炮作坊,楊逸才問道:“朱大人,燧發槍與火炮研製得怎麼樣了?”
朱時增答道:“楊學士放心,本官組織了大量工匠進行研製,開始並不順利,槍管極易炸膛,後來經過工匠反覆試驗,加入了南安軍附近大庾嶺出產的一種重石,很好地解決了槍管容易炸膛的問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