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娘她們回到京城時,才知道楊逸已經率軍出征,擔心也沒有用,只能耐心地等待西北的訊息。
而這時,杭州的林如海帶著近十二個富商巨賈已悄然進京,在三生樓與韓碧兒閉門磋商,成立江南商會,制定一系列行業規則,和互助條款,這些商議妥當之後,再以林如海為代表,與工部郎中韋德商議向朝廷船場購船事宜。
大宋一直以來對造船都比較重視,造船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從建國之初就在開封設立造船務。負責打造和修理船隻,又教習水戰。每位皇帝通常每年都會到金明池觀習水戰。
官府在各主要河流沿岸設有很多官船場,杭州、明州、泉州等地都有大型的造船廠。
不過,大宋對官船的製造有嚴格的定額控制,至道年末,官船定額為三千二百三十七艘,治平元年(1064)以來,官船定額一直是兩千八百五十四艘。
朝廷對官船場詔發明令,不許自行增減。
因此,私人想從官船場買到大船很難,一般只能從私營船場購買。
但私人船場技術有限,難以造出那種千料以上的大船。而這一切,經楊逸疏通後都不再成為問題,朝廷的官船場船場今後將接受私人訂單,按工料收取建造費用。
新成立的江南商會,這回一次性向朝廷的官船場下了二十六艘一千五百料的大船訂單,光這一項就為朝廷帶來上百萬貫的收入。
韓碧兒絲毫不含糊,一次性訂造了三艘,船還沒開造,她已先派一個叫何宏海的管事,前往江南招募船工,同時利用林如海等人的關係,以杭州為中心,打造進貨和出貨的商業鏈條。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