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來,易水之戰是宋遼之間暴發的、最大規模的一場戰爭,宋軍傷亡接近四千人,而遼軍傷亡九千多,被俘萬餘,包括阿也得裡等八名遼將,唯一可惜的是,讓南院樞密使蕭達林逃脫。
心裡戰可以說是這場戰爭的主要組成部分,楊逸充分利用了遼軍一向自大的本性,以少量兵力突然欺上門去,徹底激怒了遼軍,再以一場真得不能再真的硬仗,讓遼軍相信他們是真的戰敗了,這才誘得遼軍入伏。伏擊地點的選擇也極為講究,最大程度的擴大了戰果。
楊逸沒有繼續進攻,從安肅到容城只需要半天時間,他不用帶輜重,打得很輕鬆,但若再深入遼境,就得考慮輜重補給問題;說白了,大宋同樣沒做好與遼國全面開戰的準備。
所以,容城之戰楊逸的本意仍是以打促和。
先把遼國打痛了,打怕了,接下來的和談就會輕鬆得多。
果然,大宋再度伸出橄欖枝後,遼國立即作出了迴應,提出的條件也沒之前囂張了:宋遼互換戰俘,大宋交還俘獲的六千戰馬,遼國同意減少歲幣,具體減免多少,要大宋派使臣到上京商榷。
戰俘可以交換,交還戰馬沒門,這一點楊逸直接給頂了回去,遼國也只好作罷,但堅持讓大宋派使臣到上京商談,死也保住一點大國顏面,這一點楊逸本來也不同意,遼國作為戰敗國,本應他們派人來東京談才對,憑什麼讓大宋派人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