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擇臣,臣擇君。雙向選擇,自古皆然。
諸葛亮“自比管樂”,卻一直“躬耕於南陽”。
既沒有選擇如日中天的曹操曹孟德,也沒有選擇“以歷三世”的孫權孫仲謀,而是選擇了一無所有,而且走投無路的劉備劉玄德。
因為諸葛亮世事洞明,知道如何取捨才能利益最大化。
曹操佔有半壁江山,而且挾天子以令諸侯,不管是個人安全和生活待遇自然是最保險的,所以是絕大部分所謂的有識之士第一選擇。
但是諸葛亮卻認為,曹操帳下人才濟濟,就算自己腆著臉擠進去了,絕不可能讓自己隨心所欲,盡展所長,這樣的主公不是他需要的。
孫權承父兄基業,坐擁江東八十一州,而且還有長江天險為屏障,也是一個不錯的主公。
可是諸葛亮認為自己的兄長諸葛瑾已經在那邊出人頭地,如果自己過去了,難道要和兄長爭一日之長短嗎?
這不符合“兄仁弟恭”的古訓,違背了最基本的兄弟之義,所以同樣不是諸葛亮選擇的物件。
劉備劉玄德一無所有,可是有了“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個緣故,曹操絕對不想讓他活太久,所以劉備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
劉備求賢若渴是為了保命,當然就是真心實意的,而不是為了虛應故事,在江湖上買一個好名聲。
一個具有成大事的潛能,但是目前窘困異常,而且隨時都有性命之憂的主公,其實才是最有發展前途的選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