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中立國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事實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慘烈程度已經超過了所有人的預計,沒有人認為這場戰爭能夠持續一年以上,也從來沒有人想過戰爭一開打便是以如此血腥的場面拉開序幕——幾十萬士兵在短短的兩三個月內命赴黃泉,而換來的只是沒有人能夠看到盡頭的對峙。正是一切都曾未預料的情況,譚延闓提出的和平行動才如此深得人心,當然也有人為此表示擔心,雙方的軍隊會不會趁此機會發動突然襲擊大打出手,不過很快所有人都打消了這個念頭——為了保證“和平行動”切實的施行,中國政府向僑居在法國、德國、英國的中國人發出了倡議,幾萬僑居在歐洲的中國人積極相應了年輕總統的號召成為志願者,這麼多的中國人在戰線上,若是因為任何一方不懷好意的突然襲擊而死了中國人,那毫無疑問將會把這個格外強大的中立國樹為自己的敵人。

在向德國出口物資方面,英國對中美兩國的區別對待除了中國比美國更有威脅到戰爭平衡的資源之外,也是因為中國向德國出口物資比美國要規矩的多——美國雖然不像中國那樣進入“戰爭生產狀態”數年之久,因為其國內的武器裝備生產廠商受訂單影響普遍產能沒有提高到最佳水平,更是因為資本家過於斤斤計較不見兔子不撒鷹的性格,其倉儲存貨根本沒法和中國相比。

在奧匈帝國那個倒黴的師長出問題之後,譚延闓就已經敏銳的意識到這是世界大戰爆發的絕佳藉口,便不等訂單直接派出龐大的船隊前往歐洲,甚至為了趕時間直接將爪哇共和國軍火庫給調集一空。中國儘可能地抓住英國尚為封鎖德國港口的空擋時間向德國輸送軍火,德國人不要也沒有關係,中國不僅在英國設立大型倉庫更是在德國和奧匈帝國也設立了同樣的倉庫。等英國加強海上封鎖後,中國便尋求陸路中立國通道向德國進行武器裝備輸出,在海上就是專門的糧食、日用產品的物資運輸了,而美國人的武器裝備輸出才剛剛進入狀態,正好撞到了英國人的海上封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