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了前面的鋪墊,所以當裴承毅把話題轉向太平洋的時候,沒人感到驚訝。
雖然與之前高調向俄羅斯宣戰相比,對美宣戰低調得多,即透過正規外交方式發表宣戰宣告、從美國撤走外交人員、將旅美國民轉移到第三國等等,但是這並不能改變太平洋戰爭的地位,美國才是共和國的頭號敵人。
與部署地面戰爭不同,裴承毅沒有給袁晨皓太多的發言機會。
從一開始,元首就牢牢控制著發言權,並且主導著會議程序。所謂孤掌難鳴,與元首一同表演的還有海軍參謀長李向東上將與西太平洋戰區司令劉岷軒上將。更重要的是,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裴承毅沒有直接提到戰術問題,而是在李向東提議之後,提出以西太平洋戰區為基礎,成立新的戰區。
這下,再也沒人認為裴承毅在鬧著玩了。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確定戰術最為重要,但是真正的軍事家都知道,首先要做的就是理清指揮體系,只有一套完善的指揮體系,才能將戰術的威力發揮出來,也才能讓軍隊贏得最終的勝利。毫無疑問,共和國在太平洋方向上的指揮體系很不完備。
眾所周知,日本戰爭之後,共和國的戰略重點由太平洋轉向印度洋,並且通過後來的印度戰爭與中東戰爭,將印度洋變成了共和國的“內海”。從整體戰略局勢來看,這一選擇的根本出發點就是避免過早與美國發生衝突,畢竟美國是太平洋沿岸國家,卻不是印度洋沿岸國家。從地理位置上看,共和國在擊敗日本之後,如果繼續向東擴張,就得與美國爭奪北马里亞納群島的控制權,即便轉為南下,也會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與澳大利亞與美國發生利益衝突。問題是,這種避讓策略只能規避一時,而不可能解決中美利益衝突。或者說,共和國轉為向印度洋挺進,不等於在太平洋上就沒有利益需求了。從根本上講,共和國對太平洋的利益需求遠遠超過了印度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