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四十一章 毀天滅地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如果說攔截彈道導彈是各國戰略防禦系統的看家本領,那麼對付巡航導彈就算得上是世界性難題。

與攔截彈道導彈相比,攔截巡航導彈的最大問題不在攔截,而在發現。

相對而言,巡航導彈除了更加隱蔽、也就是難以被探測到之外,其他方面均遠不如彈道導彈。正是出色的隱蔽性、即低可探測性,使巡航導彈獲得了一席之地,並且在戰場上發揚光大。

當然,巡航導彈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技術在不斷髮展進步。

如果按照飛行速度劃分的話,直到本世紀初,巡航導彈仍然以亞音速為主,比如美國的BGM-109“戰斧”系列、俄羅斯的Kh-55系列(因為與“戰斧”非常相似,所以又被戲稱為“戰斧斯基”)、歐洲的“風暴陰影”等。這些亞音速巡航導彈無一例外的都採用了帖地飛行的方式來避開敵人的防空雷達,達到突防目的。

以20世紀末與21世紀初的技術,不是無法制造超音速巡航導彈,而是超音速巡航導彈存在比較嚴重的效能缺陷。比如20世紀80年代,前蘇聯就研製出了飛行速度高達3.5馬赫、射程超過550千米的P-700(SS-N-19“海難”)反艦導彈,並且將其裝在包括“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彼得大帝”級)與“光榮”級巡洋艦在內的眾多大型戰艦上,成為美國航母的剋星。問題是,這種發射質量超過7000千克(相當於“戰斧”B型的9倍)、攜帶750千克戰鬥部(相當於“戰斧”B型的1.8倍)的反艦導彈的最大射程只有550千米(僅為“戰斧”B型的三分之一),很難承擔起對地攻擊的重任。如果要將其射程提高到1500千米,則需要將發射質量提高50%以上,既超過10噸。增大發射質量不但會使量產價格居高不下,還會使裝備變得異常困難。比如美國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最多可以攜帶122枚“戰斧”,減半配置也能攜帶61枚,排水量相當的“光榮”級巡洋艦就只能攜帶16枚P-500(改進型攜帶的是P-700)。如果一種導彈大到連戰艦攜帶都成困難,這種導彈也就沒有多少實戰價值了。與之相對應的,當時蘇聯的遠端巡航導彈,即被稱為“戰斧斯基”的Kh-55也是亞音速巡航導彈,並不具備超音速飛行能力,才在不大幅度增加發射質量的情況下使射程達到了戰略指標。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