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六十九章 命不該絕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根據“蝠鱝”號的戰鬥記錄,發射第一條533毫米重型反潛魚雷的時間為20點15分12秒,X艇從“蝠鱝”號的被動聲納上消失的時間為20點22分27秒,也就是說X艇在7分鐘多一點的時間內做出了反應。“蝠鱝”號上的主動噪音干擾系統在事先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需要5分鐘才能啟動,因為系統反應速度主要由軟體的執行效率決定,而軟體的執行效率又是主要效能指標,所以由此可知,X艇的主動噪音干擾系統不會比“蝠鱝”號差,基本上處於同一水平。

如果沒有“蝠鱝”號射出的魚雷,兩艘世界上最先進的潛艇最多是擦肩而過。

因為有了那8條“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重型反潛魚雷,所以“蝠鱝”號與X艇不可能“一笑泯恩仇”,必得分出個高下。

前面已經介紹過,“主動噪音控制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非常簡單。追根溯源的話,早在21世紀初,俄羅斯的科學家就提出用相干技術製造噪音控制系統。另外,在情報界得到廣泛應用的“語音干擾裝置”用的也是相同的原理,只不過干擾的不是所有聲音,只是人的話語聲。

那麼,什麼原因讓“主動噪音控制系統”直到21世紀30年代才問世呢?

在實用化上,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計算機效能,二是干擾能量源。沒有效能強大的計算就不可能及時處理蒐集到的聲音訊號,也就無法對聲音訊號進行干擾。“噪音控制”本身就是將聲波的能量轉變為內能,按照相干原理,干擾源輸出的能量必須與干擾物件完全一致,因為自然界的噪音非常多,所以干擾源的功率非常驚人。直到神經網路計算機與可控聚變反應堆大規模應用,“主動噪音控制系統”的兩大難題才得到解決。也正是如此,“主動噪音控制系統”才出現在了21世紀30年代初設計的潛艇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