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紀佑國在王元慶的陪同下離開元首府,前往首都軍區某空軍基地。
“飛機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起飛。”
紀佑國對前來接待的潘雲生點了點頭。“抓緊時間吧,上飛機再談。”
一行人登上了準備就緒的軍用運輸機,離開空軍基地,朝西面飛去。
“基地那邊已經聯絡好了。”潘雲生把一份檔案遞給了紀佑國,“這是你要的資料。按照規定,四分之一的研究人員輪番休假,回家過年了。”
“對科研有影響嗎?”
“基本上沒有影響,從去年開始,研究人員的數量就比額定的多出了三分之一。”
紀佑國點了點頭,翻開了手上的檔案。
潘雲生沒再羅嗦,拿出香菸,把王元慶叫到了一邊。
6年多,紀佑國第一次前往被稱為“共和國未來之眼”、位於大西北的國家物理實驗中心。
潘雲生交給紀佑國檔案正是物理實驗中心發展研究報告。
第四次印巴戰爭前,潘雲生在物理實驗中心主持工作,全程監督第一階段的研究工作,隨後才被紀佑國調回來,繼續主持軍情局的工作。
外界所知的,第一階段研究成果有兩項,即複合蓄電池與超導電動機。
實際上,第一階段研究成果只有一項:金屬氫催化生成技術。
不管是複合蓄電池,還是超導電動機,乃至正在試執行的聚變核電站,核心都是能夠在“常溫常態”下存在的催化金屬氫。
所謂的“常溫常態”,只是與無催化情況的比較值。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