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點問題最為關鍵,就是堡壘本身的結構最佳化。
它一共十層,每層都有攻擊機關和機關工匠,還有部分傀儡戰士。它們看上去小巧得像玩具一樣,但實際應用起來的確是可以投入戰鬥的。
阮文給不同的機關進行了不同的分類,攻擊機關分為近戰遠端;機關工匠有的負責維護,有的負責運輸;傀儡戰士的指令更是繁複。
現在阮文的瓶頸就是在這裡。按理說,這些機關應該服從中樞統一指令,各自運作的。但是它們相互之間很難協調。
阮文進行了各種各樣的組合,沒有一種能徹底杜絕混亂的發生。結果就是,這套機關一執行起來就會發生混亂,還沒碰到敵人自己就先亂成一團,更別提接下來的事情了。
當然,阮文也可以不設計得這麼複雜,但失去那些自動化機關,也就推動它最大的特色了。
阮文為此撓頭了很久,常鳴當然也看出來了。他手上正好有一套方案,可以解決阮文的這個問題!
早在閩嶺山脈那個機關師的遺蹟那裡,常鳴就得到了最初級的聯動系統。後來在永恆紀元,他不斷看見聯動系統的升級版,在自身機關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後,他幾乎一通百通。原先的聯動系統,現在在他這裡有了全新的突破。
他拿過一張新的白紙,在上面簡單勾畫,同時說出自己的思路。才兩三句話,就吸引了包括越家爺孫在內所有人的注意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