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雲這番話,顯然是說到了霍多爾科夫斯基的心裡,他猶豫半晌,最終還是重新坐回到沙發上。
的確,正如郭守雲所說的那樣,霍多爾科夫斯基也好,維諾格拉多夫也罷,甚至是他這個遠東霸主自己,都是同一類的人,在長達數年的相處過程中,他們一方面有著同樣的利益基礎,另一方面,也有著同樣的政治理念。
就像霍多爾科夫斯基在接受美國雜誌《紐約客》採訪時所說的那樣,他的人生分為三段:典型蘇聯公民的青年時期,將國家灌輸的一切思想都認為是正確的,從不考慮為什麼,也不考慮社會上有什麼不正常的現象,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社會動盪時期的崛起歲月,瘋狂的認為什麼東西都不是正確的,不管做什麼事,從來不存在對錯,也不存在什麼毫無價值的道德問題,從不認為這個國家有真正的法律存在,衡量一切問題的最終標準,就在於是否對自己有利;現如今的開明年代,開始更多的關注國計民生,更多的關注聯邦發展問題,有了一套系統的治理國家的想法,希望透過自己的決策,來引領這個國家走出困境,同時呢,對權力產生了更多的慾望。
霍多爾科夫斯基的心理轉化路程是這樣的,維諾格拉多夫的心理轉化路程也是這樣的,而郭守雲呢,毫無疑問,他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在聯邦經歷了由蘇聯解體到經濟政治全面崩潰的漫長路程之後,三位巨頭在經過了一番“地方治理”的切身體會之後,都有了他們主導國家大政方針的一系列成熟思維體系,毫不客氣的說,他們就是從瘋狂的攢取中率先脫胎出來的開明政治家,而在他們彼此間解下深厚友誼的同時,一個全新的聯邦政治派系也在悄無聲息中緩緩地形成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