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巴格達轟炸仍在繼續,據悉,我陸軍航空隊轟炸機部隊已調動超過一百架轟炸機,欲進一步加大對巴格達轟炸力度……”
《中華時報》帝國十一年2月3日《目標,巴格達!》
波斯灣陸軍航空隊基地,碾壓的土質飛行跑道此時已經覆蓋了一層穿孔鋼板跑道,在波斯灣的似火驕陽的曝曬下,穿孔鋼板跑道的溫度達到六七十度之高,三十幾架剛剛從國內運抵波斯灣,還未完成組裝的“象”式轟炸機,正停在停機坪上,這些轟炸機無不是在“加大轟炸力度”的要求下從國內調來,在它們完成組裝試飛之後,就會用於對巴格達的轟炸。
轟炸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
足以摧毀人們的意志,至少在巴格達遭受近二十次規模越來越大的轟炸之後,所謂的“聖戰”遊行消失了,無論土耳其人如何鼓動,那些阿拉伯人再也不會高喊著“殺死異教徒”、“聖戰”的口號了,他們很快的臣服於這種前所未有的轟炸之中。
一個所謂的民族精神,是如此輕易的就被擊潰了。
硝煙!
濃黑的硝煙在巴格達的上空瀰漫著,街道上盡是一片廢墟,抱著被炸彈炸傷親人人們在街道上奔跑著,他們試圖尋找那些歐洲醫生,但讓他們遺憾的是,因為土耳其同英法宣戰的關係,那些過去他們所牴觸的歐洲醫生消失了。
“該死的異教徒!”
望著天空中已經遠去的轟炸機,薩特,這個在轟炸中幾乎失去了所有親人的少年,朝著空中大聲咒罵著,他朝周圍看去,所看到卻只是恐懼與無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