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卷 一念執著 第687章 寶箱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艦船桅杆源於帆船時代,在掛帆揚航的同時,也承擔著艦船“耳目”的作用,正道是:“刁斗三更,風急旌旗亂。”隨著社會進步和艦船技術發展,風帆時代的桅杆漸漸失去了動力源支柱的功能,演變為純粹的艦船資訊源載體。

桅杆的位置最醒目,常規來說桅杆下肯定是船體,“白逸,我們難道到達了宋君所說的沉船處,你看那桅杆。”唐三成激動地說道。

白逸打起精神來了,他連連點頭:“沒錯,我們再近一些,看看還有什麼。”

他馬上開著潛艇朝那桅杆所在的地方而去,近了,看到這船是側翻過去的,露出一部分船身來,船身上面有一個標誌,這讓白逸激動不已:“這是元代的漕運,而且是皇家專用的,你們看,這個標誌就是皇家漕運的標誌。”

“元代的船身已經到達了這樣的程度……”唐三成不禁感慨道。

唐三成不知道的是,《元史兵志》記載,元朝在江海水路設水驛站424處,共有郵遞專用船5921艘。義大利人馬可波羅說,在黃河入海口見到“有屬於大汗之船舶,逾一萬五千艘”,他估計長江“每年溯江而上之船舶,至少有二十萬艘。”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送公主遠嫁波斯,“命備船十三艘,每艘具四桅,可張十二帆”,可見元代已有四桅船。

《古今圖書整合考工典》說,“凡海舟,元朝興國初運米者,日遮洋船,次者日鑽風船”,據專家考證,這兩種元代主要的海上漕運船,載重量分別在70噸和40噸上下。該書還詳細記載了元代對“船制”和“風篷”“舵”“錨”的講求,甚至具體到各部位尺寸。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