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佐在很小就知道崇明島是我國第三大島,面積僅次於臺灣島和海南島。
直到了夏圩,收羅了些書籍,其中有正德年間的崇明縣地圖,他才知道此時的崇明尚未完成一條臥蠶狀的圖形,而是被水路分割,呈現出團團沙洲。
按照時人的命名習慣,多以沙洲的特點加上“沙”字相稱。比如姚劉兩姓的居民多,便叫它姚劉沙;地勢高的,便叫高明沙;又有平洋沙、馬安沙、登舟沙……種種不一而足。
沈家大宅坐落在長沙,典型的以形得名,乃是一塊狹長型的沙洲。雖然在地理學上,沙基島嶼與岩基島嶼涇渭分明,不過就徐元佐的直觀感受而言,並沒甚區別。
大船在港口靠岸,徐元佐站在舷邊看著水手搭上跳板,舉目遠眺,港口後面便是大片田園。再往後則是零星黑點,乃是居民市鎮。
此時縣城還在東沙沒有遷來,自然也就沒有磚土城牆了。
沈玉君陪著徐母走到徐元佐身後,故意道:“這是我沈家的港口。”
徐元佐覺得這句話有些突兀,然而只要不是不可揣度之人,說話必有語境。若是聽聞者覺得突兀費解,肯定是缺少了理解這句話的語境背景。
“哦,挺大的港口,有四個碼頭吧。”徐元佐掃了一眼:“這麼多碼頭,有什麼用?”
沈玉君總算逮到了機會,沉聲道:“我與姑姑說話,你小孩子呆一邊別插嘴。”
徐元佐一噎:難道跟個女孩子鬥嘴?那真是活回去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