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高俅歷來對時事直言不諱的態度,趙佶一直很是欣賞,此時的不加遮掩更是正對他的脾胃,換作別個大臣,縱使真的這麼想,也得拐彎抹角才會說出來,自然不會像高俅這麼直接。趙佶雖然沒有受過太子儲君的教育,但擔任教授之職的都是那些飽學鴻儒。那些人成天把聖賢之說掛在口頭,彷彿只要通曉儒學經義就能治理好國家,因此他更多的時候是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只是嘴上唯唯而已。對於費盡心機方才得到皇位的他來說,只要乾淨利落,就算用一些為人詬病的手段也無所謂。
“好你個高伯章,要是讓韓忠彥那些墨守成規的老臣聽見你這些話,指不定又給你派一個罪名!”話雖如此,他卻沒有一絲一毫怪罪之意,沉吟片刻便發話道,“如今是安燾知樞密院事,他和韓忠彥一樣,素來對於用兵兩個字是慎之又慎,恨不得馬放南山永息兵戈,和他商量這種事情無異於對牛彈琴。不過,安燾畢竟老了,朕準備任命一個年富力強的人籤書樞密院事,你有什麼合適的人選嗎?”
高俅聞言不由苦笑,上次他才向趙佶推薦了宗澤為監察御史,如今倒好,這個年輕的官家竟問起自己這種朝廷重臣人選,難道真以為自己有個百寶囊,人才一抓一大把麼?儘管他有心推薦一個武將出身的官員入樞密院,但一想到自英宗朝以來,能夠以一介武將的身份進入樞密院的就只有郭逵一個人,而且總共也沒待多少時間,只得打消了這個打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