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宣和七年十二月廿六日,癸亥。
巨大的槳葉拍擊著海面,槳輪不斷旋轉,五艘車船在舟山外海上風馳電掣。船頭向著東面,在趙瑜手上的望遠鏡中,三座高出海面二三十丈的小島,漸漸從海平面下升起。那是浪港山,他這一世的故鄉。
今次隨趙瑜抵達衢山的,除了兩個營共計五千人的近衛軍,還有大半個參謀部和小半個政事堂,除了陳正匯和趙文兩位重臣以外,大部分東海臣僚都跟著趙瑜一起行動。在未來的一年裡,東海國的中心是衢山,而臺灣則僅僅是後勤基地,併為趙瑜的軍隊提供足夠的合格兵員。為了把東海國為數一半的中樞機構都安頓下來,整整用了半個月時間,直到今日,趙瑜才抽出空來到老家瞧一瞧、看一看。
浪港,其實也名浪崗。由三座主要島嶼組成,遠離舟山群島。周圍海域浪高水深,漁諺說這裡是‘無風三尺浪,有風浪過崗’,故此而得名。這三座小島,與其說是島,不如說是三座略大一點的礁石。最大的中島,長僅一里半,寬不過半里。三座島上除了一叢叢艾草,就只有堅硬的花崗石作為土產,沒有土地,更不可能耕種,荒僻得只有蛇鼠才能生存。而當年浪港寨的幾百號人,便是瑟縮在此處,在汪洋大海中,如同野狗尋食撿漏一般的劫掠著過往地船隻。
不過也正是由於浪港寨的生活是在太過辛苦,浪港海匪才會人人拼命。有著這一群永遠處在飢寒交迫中的手下。趙瑜的父親趙櫓當年才能依仗三五十條舢板打下如許大的名頭。而日後能攻下衢山,為趙瑜的崛起開闢出一片合適的土地,也正是因為浪港山島地貧瘠。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